2022年鐵嶺二月二龍抬頭節外研非遺網舉辦民俗展演活動
二月初二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龍頭節”,又叫“青龍節”。也是正月過后第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解凍,春耕將始,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了。龍是我國神話傳說中的神獸,在民間是祥瑞的象征,所以在龍抬頭這天,很多地方都會舉行比較大型的慶祝儀式,希望神龍可以給人們帶來好運,祈求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諸事安康的美好愿望。
在2021年12月,鐵嶺外研傳媒有限公司被認定“鐵嶺二月二龍抬頭節”為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單位。為慶祝二月二龍抬頭節,保護和傳承中華民俗文化,在龍抬頭這天,由鐵嶺市僑商聯合會,外研傳媒非遺網主辦,風景筆業有限公司協辦,特舉辦《2022年鐵嶺二月二龍抬頭節》民俗展演系列活動。
非遺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非遺進校園是中華文明綿延傳承的生動見證。3月4日二月初二上午10點30分,鐵嶺第十七小學校園里,伴隨著陣陣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聲,一對英姿颯爽的小獅子和一條活靈活現長龍在舞臺上翩翩起舞,它們時而追逐嬉戲,時而威武勇猛,時而蜿蜒翻騰、時而昂首擺尾,“拱門”“翻躍”等造型展示著學生舞龍隊員們的嫻熟技巧和表演到位。學生剪紙成果展示中,一幅幅主題突出、形式新穎、風格鮮明、稚趣盎然的作品,彰顯著學生們的藝術水平和青春活力,寫滿了同學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藝術的追求。十七小學此次非遺實踐展演,展示了學校四年來的非遺成果,讓學生們真切的感受到“傳承的力量”和“中國龍”的精神,更表達了對偉大祖國未來的期待。





當日下午1點,外研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帶著對非遺文化的好奇心,與老師們一起參觀外研非遺博覽館,外研非遺館孟館長為小朋友們詳細講解了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漢字的起源、古人的傳統技藝、皮影戲的故事,小朋友們聽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特別在皮影戲館,小朋友紛紛扮演皮影影人的角色表演了起來。



下午1點30分,外研非遺網與鐵嶺風景筆業在外研集團報告廳,為外研幼兒園的“小書童們”舉辦了“2022年非遺網首屆“開筆禮”實踐活動。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孩子們通過身著漢服、自正衣冠、朱砂啟智、啟蒙描繪,擊鼓明志等活動,展示了傳統古代學生入學的第一課。為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挖掘和學習國學經典中的道德價值,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外研集團高山校長親自為準備入學的孩子們上一堂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課,并給每位“小書童”贈送一本由外研集團高山校長編寫的國學經典《國之語》,讓孩子們“誦中華經典、學習中華傳統文化”。開筆禮結束后,外研集團高山校長與風景筆業電商李時總經理進行了合作簽約儀式,并合影留念。













下午3點,在鐵嶺博物館廣場民俗展演活動,活動在威風鑼鼓中拉開了帷幕、由外研20位鑼鼓藝人,敲起了20面大鼓。震天的鑼鼓如同陣陣春雷,把春的氣息傳遍大地。太極拳表演者們身著古樸服裝,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中舒緩起手,舒展身體,于動靜之中詮釋太極魅力。還有氣勢恢宏的舞龍舞獅和鐵嶺傳統的高蹺表演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駐足觀看,整場演出精彩不斷,高潮迭起,人們紛紛拿出手機拍下了這震撼的場面。





活動進行到尾聲時,由外研非遺網和世外桃源風景區聯合,為全國人民繪制了“一張”非遺網首條“鐵嶺非遺旅游路線圖,(鐵嶺銀岡書院、鐵嶺市博物館、外研非遺館、世外桃源風景區)。同時,外研非遺網創始人高山先生與世外桃源風景區、鐵嶺鐵鍋燉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共同上臺進行了剪彩儀式。


外研非遺網為了給本次活動增添濃厚節日氣氛,特意為現場的群眾準備了地道的“應景兒”的時令美食。廣場展演活動結束后,觀看演出的群眾跟隨著主持人一起走進非遺網體驗中心。工作人員把體驗中心變成了“美食工坊”,現場制作時令美食,群眾們邊品嘗面餅、水餃、榛子、面條等美食,順便感受一把“龍抬頭節”吃“龍鱗”“龍須”“龍耳”“龍眼”等習俗,為新的一年求得一個好兆頭。五谷是什么?最后,體驗中心還為現場的群眾準備了一個“辨別五谷”的有獎問答環節。吃完了“龍肉拼盤”之后,大家在辨五谷領獎品中結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實踐活動。









此次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讓鐵嶺人感受到非遺是一種文化,經歷是一種財富。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承接中華美德、培育民族精神,外研一直在路上!此次活動,還吸引了很多鐵嶺的攝影愛好者,他們在留下美好記憶的同時,讓自己的照片為本次活動留下更多精彩的瞬間。